close

隨著數字化轉型發展,不管是日常出行還是影音娛樂,智能科技已滲透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有高科技賦能,更便民了嗎?不少市民向新民晚報「幫儂忙」反映,在一些公共服務上,時新的智能手段並不便捷,相反用起來阻礙不小,讓人十分無奈。

 

 

智能門禁:沒手機開不了門

 

小區新裝門禁系統,「限定」手機APP為訪客開門,這給八旬市民周阿婆帶來不便。今年10月初,楊浦區臨青路555弄銀河經典苑小區拆除了原有的語音門禁,新安裝可手機遠程開門的門禁系統。若有快遞員、外賣員等外來人員要送貨上門,對方按門鈴后,要居民自己點開「橙雲小區」APP來開門。「實在是太不方便了!以前對講機一撳就開門了。」80多歲的周阿婆表示,她不太會玩智能手機,現在每次有外人進樓都需要女兒在手機上遠程遙控,如果沒人代為開門,她根本不會知曉有誰按了門鈴,需要進入。 

 

 

周阿婆還說,這個軟體常常有故障開不了門,有一次醫院寄遞中藥到家,女兒手機上的軟體卻沒有開門信息,她自身腿腳不便難以下樓,導致快遞員白跑一趟。每天上午1050分,街道的助老餐會準時派送上門,但自從新門禁讀卡機啟用后,送餐人員經常碰到「上門難」。周阿婆的女兒陳女士向記者吐槽,她一邊上班一邊還要分心關注開門軟體,更令人煩惱的是,使用兩個月,門禁已經維修了三四次,不是接收不到開門信息,就是無法顯示監控視頻。即使維修了,現在依然經常發生設備離線,開不了門。「現在送餐員每天打我的電話,代替按門鈴。反而變得麻煩了。」陳女士認為,針對外來訪客,只有手機遠程開門一種方式顯然不方便,建議恢復原有的對講機開門功能。

 

記者在現場看到,銀河經典苑的單元樓門禁有兩種進樓方式,一種是在屏幕上輸入房號,通過「雲呼叫」等待開門,另一種則是使用門禁卡刷卡進入。前者適用於外來訪客。記者當場輸入了周阿婆家的房號,老人在家中無法獲悉進門信息,按鍵后,她女兒陳小姐為記者遠程開門,但第一次未獲取開門信息,直到第二次才成功開門。整個過程耗時約十分鐘。隨後,記者來到小區11號樓的物業管理處。服務小區的進華物業負責人馮先生說,目前門禁系統故障頻率高,信號不好,還處於試用狀態。在物業辦公室,不少居民前來詢問如何設置密碼、為何打不開門等問題,被困擾的人不在少數。

 

 

11月,屬地楊浦區大橋街道銀河苑居委會回應,啟用新門禁一事由小區業委會決定,投入運營前張貼過告示,工作人員表示該門禁設備安裝免費,不動用小區公共維修基金,因此她認為不需要向全體業主徵詢。由於老門禁安裝於20年前,近年頻發故障,無法維修,所以這次小區15幢樓全部換成新系統。為什麼不安裝語音對講門禁?居委會透露,安裝新的對講機式語音門禁,一幢樓安裝費約為3.5萬元,所有單元樓全部更換成本過高,故採用免費的手機軟體開門設備。對方稱,現階段增加另一種門禁方式不太現實,獨居老人沒人代開門,以及發生火情、急救等突發情況,會由物業公司幫助開門。工作人員直言,目前確實故障較多,唯有不斷調試信號「一條路」。

 

看電視:兩個遙控器開機

 

看電視,並不是「一鍵開機」那麼簡單。中年市民劉先生反映,家裡的電視播放平台是東方有線高清頻道,看電視要用到兩個遙控器。首先,使用設備廠商的遙控器打開電視機。開機后,主頁上有電視直播、電視劇、電影等各級子欄目。接著,要換成另一個「東方有線」的遙控器,再用它來選擇看什麼。劉先生說,有幾次,上學的女兒看完影片后直接關機,沒有調回至原始菜單,他再開機還是停留在上一次的頁面上。「老是按不出來,索性就關機不看了。」他希望頁面更簡潔一些。

 

不止中老年人,30歲的范小姐也有「暈暈暈」的感受。她說,家中使用中國電信的IPTV,要看電視頻道,要點進「頻道」欄目下,裏面又分為「全部」、「央視」、「高清」等子目錄。假設要看上海地面頻道,需要在「全部」目錄內尋找,而整個目錄有11頁之多。范小姐說:「一級級頁面點來點去,真的很費勁。有的還規定是付費會員才能看,免不了點進去再退出來。」

 

  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

 

【記者手記】「以人為本」不能忽視

 

開個門,是面對智能App的無所適從;看電視,是面對繁複操作的無可奈何;打電話,是面對人機對話的無盡跳轉;取快遞,是面對扔在驛站的無能為力……近年來,在各種民生服務領域,類似智能設備造成不便的投訴問題屢見報端,飽受詬病。讓人不禁思考,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數字化運用?難道是一味追求高科技,忽視體驗度嗎?答案顯然是否定的。科技為生活帶來便利,惠民才是根本,所以打造智慧城市不光要有「智慧」,更應體現「以人為本」,以人的感受作為最終評價標準。

 

(新浪新聞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zchou11 的頭像
    zzchou11

    zzchou11的部落格

    zzchou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