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讓不具智慧的設備溝通,相關發展包括智慧家庭、智慧工廠及統稱為物聯網(IoT)的概念,但無論名稱或主要使用領域為何,這些形式的分散式智慧都將創造新型應用,提高便利性與產能。
在智慧電網內,無線節點只負責部分分散式智慧,因為許多感測器仍將使用有線資料網路或電線本身,做為實體網路媒介,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,電力公司已開始採用無線技術傳遞各項測量數據。
建置無線智慧電錶系統無線感測網路擔當重任
這幾年來,公用事業逐漸汰換傳統機械電錶,改用可無線讀取的數位電錶,至少可節省每月派人抄寫數據的成本。如今,只須經過讀取裝置即可取得讀數,大大減少統計時間。更複雜的電錶能涵蓋更廣大區域,藉由蒐集和傳送資料,協助公用事業估計需求變化,並提高服務效能。
過往為無線公用事業收費表所開發的技術,今日已應用於新世代元件,因為耗電更少,故適用於無線網路感測節點。無線感測網路運用這些解決方案後,有助於推廣智慧技術深入住家、辦公室、工廠、農莊、休憩區、自然區等,任何地區若須要收集資料,協助人們了解與控制情況,都很適合。
超低功耗為無線感測網路關鍵
設計遠距無線感測裝置時,必須在多種系統要求之間求取平衡,包括元件的尺寸、成本、貨源可靠性,也得設計相關的支援工具和軟體資料庫。然而對於遠距感測節點而言,最根本的要素仍是超低功耗元件,若無超低功耗的微控制器(MCU)、記憶體、感測器、收發器及其他系統功能,遠距無線感測裝置就無法達成平價建置的目標。此外,光源計能夠收集與儲存周遭光源、振動或熱能的技術,也是這些裝置與無線感測網路成敗的關鍵。
資料來源:tech.hexun.com/2014-02-06/161925524.html